律匠学院
刘彦 2019年5月31日
按照不同的标准,律所可以有综合与专业、全国性与区域性、合伙与个人、公司化与传统所等区分,不同的律所在运营体制、管理模式、队伍结构、分配方案等差异巨大。律师个体之间的差异与律所相比,则更大,不同的律师代理同一个案件,极有可能在权利实现途径、诉讼策略、诉讼技能、律师收费、服务态度、诉讼结果等存在天壤之别。
(一)
前些天,有当事人打电话给我,说他是某某的朋友,想请我代理他的一个交通事故案件。原来,二年以前我曾代理他朋友一起故意伤害罪案件,他朋友觉得我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水平高,所以,向他推荐了我。因为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这类案件看似简单,但是十分繁琐,工作量极大,而且大多是“黄牛”淘汰下来的案件,案源质量相对较差,本想直接拒绝,但是想想既然是朋友推荐的,面子要给,见见也好。而且,刚好,那天我在那个县出差,于是,便约了见面。果然不出所料,十级伤残的案件,“黄牛”已经从中“斡旋”了很久,但是,证据收集工作基本都没有做,没有保单,没有对方当事人信息,没有保险公司信息,甚至连被抚养人身份材料都没有准备。我用10分钟时间帮他分析了案情,但委婉的拒绝了他要求我代理的请求,当然,我最后告诉他,如果确有必要,我可以帮他推荐当地县城的律师,这确实是举手之劳,但是要代理的话,标的这么小的案件,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我而言意味着将损耗巨大的机会成本。
(二)
外地一家煤矿的合伙人多次催促我,看我什么时候能排出行程,去准备该煤矿与另外一家公司之间合伙企业份额转让合同纠纷的诉讼。我曾代理这家煤矿的另外二个案件,一个胜诉,另外一个是再审案件,但是结果不理想,这次的新诉讼就是对再审案件的诉讼策略调整。很多情况下,在已有诉讼结果不利的情况下,应发散思维,跳出案件找新案件,以抵消败诉的影响。考虑到我对案情十分熟悉,另外,当事人对我的执业技能与个人品行还是相当认可的。所以,诚意满满,要求我务必帮忙代理。我欣然答应,并立即着手诉讼准备工作,当然,外地的案件,我的一般做法是要求当事人在当地另外再请一个律师辅助,这样可以极大地避免两地奔波,不至于迟滞案件进度。
那么,为什么外省的这个案件我毫不犹豫的就答应接收了呢?除了对案情熟悉以外,我还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标的较大,对当事人来说值得付出较大的代价去赢得诉讼。二是案情复杂,证据收集难度大,胜诉难度不小,颇具挑战性。我相信,这些也是当事人自己重点考虑过的,当然,他们可能还会考虑我对当地司法机关的熟识程度,尽管我一再强调证据在诉讼中的重要性。
(三)
上个月,有深圳的朋友来浙江与我联系,说他为家人请的律师业务繁忙,连去看守所会见一次都需要提前预约二周,所以,案件到了公诉阶段以后,想更换律师。无独有偶,同样是在上个月,另外一个当事人与我签订委托协议以后,告诉我说其实他认识很多国内知名刑辩律师,也与这些业内大拿沟通过这个案件的代理工作,但是,最后选择了我,根本原因就是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案件,而如果选择那些大拿,极有可能会见次数难以保证,与公安、检察协商交流的时间没法保证,甚至连律师文书都是助理写的。
事实确实如此,姑且不论结果,接收该案以后,在公安报批捕以前,我去看守所会见了嫌疑人15次。而且,一个月内没有接收新案件,即便是旧有案件也都根据轻重缓急,除紧急情况以外,都暂时搁置了。
撇开执业技能不论,你请的律师究竟可以为案件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他是否彻底吃透了案情?又是否与司法人员进行了充分有效地沟通?他撰写的律师文书是否精辟?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支付了足够多的律师费,如果你在律师费支付上讨价还价,不催不付,可以说,没有哪个律师会全身心投入到这样的案件中去。
(四)
这几天,有不少外地法检两院的同志跟我联系,说想辞职来杭州,来律匠发展。每一个人我都详细询问其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工作单位具体岗位、工作时间、获奖情况、论文发表情况等。律匠对进人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每一个人入职前,我们都会评估其将来在律师职业的发展空间和速度。对那些实在不适合从事律师职业的,婉拒是一种责任,反倒是帮了他们。
为什么不同律师的收费会又那么大的差异,根本原因就在于个案的特殊性与律师综合素质的悬殊。同一个案件,一个211、985大学毕业的律师收费自然高于普通院校毕业的律师,一个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律师收费当然高于本科或大专学历的律师,一个执业经历丰富的律师收费远高于新手律师,一个曾经在公法检税务等部门工作过的律师收费比直接从法学院出来的律师高出数倍都不足为奇。
所以,在选择律师上,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个案情况等综合考量。一般来说,交通事故、民间借贷、劳动争议、普通婚姻家庭继承、简单的合同纠纷、轻微刑事等案件,可以选择在县域范围内请知名度较低的律师,甚至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绝大多数此类案件难度不大,一般执业水准即可有效解决。而复杂疑难民商事、刑事、行政案件,或者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的案件,特别是上诉审及再审申诉案件,则建议到大城市请知名度较大、执业水平相对较高的律师。